本报记者 李一晴 通讯员 赵倩楠 实习生 管娜/文 本报记者 庞诚/摄
夜幕降临,人们大多在家准备休息,夜班公交车驾驶员这时刚刚开始工作。4月7日晚上8点,记者来到阜阳火车站公交场区,跟随夜班公交车出行,体验了一把城市“夜间摆渡人”的酸甜苦辣。
最后一班零点发车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距离发车还有半小时,夜班公交驾驶员早早来到阜阳火车站公交场区,领车、检查车辆、擦洗挡风玻璃、打扫车厢卫生,有条不紊做着准备工作。做好这些,驾驶员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,走上驾驶岗位。
一听到出站口传来行李箱滑轮的响声,夜班线路管理员刘聚美就迎了上去。
“还有多久发车?”几位刚下火车的旅客问。
“别急,还有10分钟,您先上车等待。”刘聚美答。
“这车到市医院吗?”“那您上夜1路,坐到底,到市医院南区。”刘聚美回应。
接连几波乘客到达,刘聚美耐心地为他们一一指引。他说:“今天的乘客比平时多,高兴!”
据了解,阜城夜班公交已开通2年多。现有夜1路和夜2路两路夜班公交,安排了4位驾驶员。每天晚上8点半,两路公交车准时发车,发车间隔约30分钟,最后一班发车时间为24点整,每位驾驶员一晚上要跑3趟。
晚上8点半,记者登上夜2路公交车,车子缓缓开出场区。此时,车上有9位乘客:一位提着包袱的大姐在单排座上倚靠着车窗,满脸疲惫;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上车就笑呵呵地向驾驶员说“辛苦了”;扶着行李箱的小情侣依偎在最后一排;还有几位乘客或闭目养神或低头看手机。
阜师大大三学生张云前两天回老家河南办事,刚乘火车回到阜阳,听同学说阜阳站出站口附近就有夜班公交,她便坐上这班车。“我老家没有夜班公交。阜阳的夜班公交既方便又快捷,还能省下20多元打车费呢。”
夜2路公交车第一趟车乘客最多。记者粗略数一下,全程大约25位乘客搭乘这班公交,有加班结束的上班族,有逛街娱乐归来的年轻人,还有代驾司机。
返程时,已是夜里9点多,车厢里乘客所剩无几。但不管乘客多少,驾驶员都丝毫没有松懈走神,聚精会神地驾驶。
彼此陪伴温暖长夜
趁着一趟公交车结束的短暂休息空档,夜班1路驾驶员吴永军下车透气、活动筋骨。“常年开车,我有时候颈椎痛,这是许多公交驾驶员都有的职业病。”他扶着脖子说,“我们只有在跑到终点站后才有5分钟休息时间。”吴永军说:“刚开始开夜班公交时会犯困,我就随车带着薄荷脑、风油精提神。后来调整好了作息,习惯了,夜里开车就特别精神。”
夜班驾驶员少,基本上全年365天无休,连春节也要照常运营,这意味着大部分节假日,像吴永军这样的驾驶员都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。“前段时间我带父亲去外地看病,请同事帮忙代一次班,忙完就匆匆赶了回来。大家都是这样,不管有啥重要的事儿,首先得保障线路正常运营。”吴永军说。
夜2路驾驶员何为为是夜班线路上唯一一名女驾驶员,今年48岁,在公交驾驶员岗位上已有20多年工龄。何为为告诉记者,她选择上夜班,是因为白天能在家陪孩子。“我家孩子身体不好,白天需要我在家照顾,晚上孩子睡着了我就出来工作。我是特别向公司申请的夜班,公司管理人性化,为了照顾我,把我的工作时间调到了晚上。”
深夜的公交车里,何为为见过形形色色的人,看过不少人间冷暖,她用行动感动过乘客,自己也被乘客感动过。“有两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在阜师大附近考编复习,每天晚上10点都会坐我的车回家。有时候,我看她俩没赶到车站,就减慢车速等一等,准能看到她们跑过来。”何为为提起乘客,脸上泛起了笑意:“我们一路上相互陪伴。上车、下车,她俩都甜甜地向我问好、道别,一瞬间,我所有的累和委屈都化解了。”何为为告诉记者,正是有了乘客的陪伴和鼓励,才使得行车的长夜里多了一些温暖。
记者问何为为,最后几班公交车常常没有乘客,还要继续行驶,是否觉得值得?何为为满眼带光地回答:“夜班公交对于有需要的乘客非常重要。乘客多的时候我们很有成就感,干劲满满;乘客少的时候,我们也心怀期待,为迎接可能到来的乘客做准备。不管乘客多少,我都觉得这份工作很值得。”
记者手记
这是记者第一次夜间这么晚采访,回到家已经23点多,而公交驾驶员还在路上继续坚守。采访中,对线路管理员刘聚美说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:“每个公交人都有一段故事,大多都在默默克服着种种困难,在一线岗位上坚守。”
安全、舒适、便捷的出行环境和温馨和谐的司乘关系,需要你、我、他共同营造。作为乘客,也应换位思考,理解驾驶员的付出,共情驾驶员的辛苦,社会也应多多关注这个职业群体。夜间还在前行的人,没有谁是容易的。正因为自己的不容易,才更能理解别人的不容易。好在,每一班夜班公交开往的都是家的方向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世界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